无管通风柜安装全流程指南及核心注意事项
一、安装前核心准备
空间与布局规划
房间高度:建议净高≥3米(最低≥2.7米),确保空气循环效率及过滤器更换空间。
周边间距:
顶面距天花板≥30cm(最小15cm),避免气流受阻;
距空调出风口≥1.4米,防止气流干扰面风速(需保持0.4-0.6m/s);
操作面距墙体/高柜≥1.4米,距过道/门≥1米,侧面距门窗≥30cm,减少涡流风险。
禁忌区域:远离易燃易爆物(如瓦斯桶)、水源(如水槽)及窗户,降低火灾风险及过滤器受潮概率。
电源与基础设施
配置独立三孔插座(额定电压100-230V/50Hz,最大电流10A),靠近通风柜安装位置;
确保接地可靠,避免漏电风险;
若需连接短排风管道(部分型号需辅助排风),需预留管道接口空间。
二、安装过程技术细节
结构组装
分体式结构:优先选择上下分体设计,便于搬运及狭窄空间安装;
水平校准:使用水平仪调整台面,误差≤2mm,避免实验操作台面倾斜。
核心部件连接
电源接线:由专业电工完成,确保线路无裸露且符合实验室电气安全规范;
风管密封:若需排风管道,采用耐腐蚀材料(如PVC)连接,接口处使用密封胶带,定期检查密封性。
功能调试
风机测试:开机后静听运行声音,噪声应≤65dB(A);
风速校验:使用风速仪检测操作孔截面风速,需保持在0.4-0.6m/s;
故障模拟:触发报警系统,响应时间应≤10秒,确保安全联锁功能正常。
三、安装后验收与测试
性能验收标准
参照《无风管自净型排风柜》JG/T 385-2012,检测额定吸附量、面风速、噪声等参数;
进行单机试运转及系统联动测试,验证排风效率及气流稳定性。
安全验证
模拟化学品泄漏场景,检查应急排风及报警功能;
测试过滤装置对目标污染物(如VOCs)的吸附效率,确保符合设计要求。
四、使用与维护规范
日常操作准则
实验前:检查电源、照明、风机,开机预热3分钟;
实验中:
装置放置在操作口≥150mm处,避免堵塞排气槽;
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、移动插线排或电线;
禁止进行高氯酸盐与有机物混合实验;
实验后:风机继续运行3-5分钟排尽残留气体,清洁内外表面并关闭电源。
定期维护计划
每月:清洁过滤装置,检查风机轴承润滑情况;
每季度:检修风管、密封条及控制面板;
每年:更换活性炭过滤器,由专业机构进行性能测试及校准。
应急处理
发生化学品泄漏时,立即切断电源并启动应急排风;
人员撤离后封闭区域,由专业人员穿戴防护装备清理。
五、特殊场景适配建议
大功率设备使用:电炉等设备需加装隔热垫,避免长期存放影响通风柜性能;
空间受限实验室:选择紧凑型分体式通风柜,优化气流组织设计。
无管通风柜的安装需兼顾空间规划、技术细节及安全规范,通过严格验收与定期维护,可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,为实验室提供可靠的��全屏障。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,严格遵守使用规程,以最大化设备效能并保障人员安全。
更多资讯可致电400-800-5586咨询。
![]() |
![]() |
|
杰星官网 |
微信公众号 |